钟南山,福建厦门人,出身于医学世家,现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了发展祖国的医疗、教育和科研事业,他三十多年如一刻苦攻关,不断攀登,取得了累累硕果,做出了突出贡献。
钟南山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并留校任教。1970年到广州医学院进修。1979年4月到英国进修。1981年8月回国。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分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并获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获政府通令嘉奖,1992年获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钟南山于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院士,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98年6月起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5月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5年4月13日当选中华医学会第23届会长,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医学会七任会长中的第二位学者,此前多年,中华医学会会长一直由各任卫生部部长兼任。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连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医学科研中,他重点研究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呼吸衰竭与呼吸肌疲劳和慢阻肺及肺心病人营养状态及营养疗法。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的杰出领头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特别是哮喘及呼吸肌的医研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他的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将呼吸衰竭各类抢救成功率提高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被聘为撰写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哮喘防治全球战略》文献的中国代表,他不仅自己潜心科研,更重视培养青年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科研成果累累,成为“国家投入不多”、“取得好的成绩”的单位,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临床治病工作中,钟南山同志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同事和病人的高度赞誉。他无私、奉献、拼搏、实干的精神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南山精神”。
在医学教育工作中,他自1992年起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后,在学院党委领导下与学院领导集体共同先后制定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医、研质量和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为目标,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总任务和“在2001年使广州医学院跨入全国同类省市地方院校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总结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带领全院教职员工深化改革,努力工作,使我院各项工作都呈现出了好的势头。
为了表彰他对医学事业的突出贡献,1984年国家科委授予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85年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聘请他为医学顾问;199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给予他通令嘉奖;国家卫生部授予他“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广东省卫生厅授予他“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国家卫生部和人事部授予他“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五一”奖章;1996年2月他光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广东省医药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此外,他还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十五大代表、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科协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等。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模范共产党员钟南山同志活动的决定,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并将他以报国为志向的宽阔胸怀,视人民为父母的高尚情操,以攀登为天职的进取精神和以清廉为本份的堂堂正气高度概括为体现共产党员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南山风格”,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条战线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学习钟南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随后,广东省委宣传部派出联合调查组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并在全省各大报刊作了宣传报道,从而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钟南山的热潮。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2009年9月14日,他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体常委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100周年庆典委员会
策划制作维护:北京大学医学部100周年庆典工作办公室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两办
邮编: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