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静娴简介
安静娴,山东省烟台市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东北制药总厂高级工程师。60年代提出并组织实施“磺胺嘧啶”重大技术路线的改进,使其得以顺利工业化;70年代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合作主持研究发明的抗疟疾新药—脑疟佳、全化学合成黄连素均为世界首创;80年代以来组织和主持头孢类药物,脑血管用药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一直工作在东北制药总厂,主要从事化学合成制药,为中国化学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丰硕的科研成果和为医药科技献身的精神受到人们普遍敬仰。她通晓英、日、俄、德四门外语,对化学结构的近代理论及药物合成造诣颇深,在全国医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建国初期,新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刚刚起步,没有产品是最大的难题。50年代初,安静娴首创了抗生素药磺胶嘈院合成新路线,当年投产后,填补了国内该药品的空白。之后,她对该药品的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使厂房面积减少三分之一。该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60年代初,中国疟疾猖獗。1967年,国家成立了全国性“五二三”协作组,集中力量攻克疟疾病。安静娴承担了这一项目,她与同事们从5800个化合物中筛选了有效的抗疟疾新药“脑疟佳”,并负责该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经过反复试验,最后确定了较易控制的合成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改革开放后,安静娴全身心地投入到世界先进化学药品的研制开发和追踪之中。先后研制了“头孢氨苄”、“头孢氨噻肟钠”、“头孢唑啉”、“头孢三嗪”、“头孢他啶”等。其中头孢菌素C菌种发酵、提取、裂解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头孢氨噻肟钠、头孢三嗪、头孢他啶作为替代进口产品投入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她的主持下,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被开发利用,脑血管用药“长春西汀”、磷霉素、黄连素、脑复康等陆续开发成功,并投入生产。
安静娴对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很多人都成为化学制药界和东药总厂的科技带头人和骨干。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化学医药科技工作,自己的生活一直也非常简朴,多少次奖励都拒绝领取,“多奉献,少索取”是她做人的基本原则。
安静娴同志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