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玉,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现为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牙学院副院长,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同时他是UCLA工程学院,肿瘤研究所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的成员。2011年,他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该称号是美国医学和公共健康领域最高荣誉称号之一,也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学者第一次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王存玉198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1989年获北大口腔临床博士学位。1990年赴美国Forsyth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1995年到1998年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牙医-科学家奖励计划资助, 在北卡大学(UNC at Chapel Hill)攻读分子遗传学博士,同时接受住院医生训练。1998年获北卡大学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 (PhD)。1999年受骋为密西根大学副教授,2004年成为讲席正教授。2007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职至今。
王存玉在分子信号,转化医学和口腔医学领域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研究:分子信号和癌症转移治疗;慢性炎症和感染的分子调控;干细胞特性的分子和表观遗传调控和颅面再生。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就。他发现的通过NF-?B转录因子调控癌症细胞死亡的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发现被《科学》杂志列为1996年生命科学十大发现之一。在过去的15年中,他的研究成果不断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如 Science, Cell, Cell Stem Cell, Cancer Cell, Lancet, Nature Medicine, Nature Cell Biology, and Nature Biotechnology等,文章累计被引次数超过12000次,是全球被引次数最多的牙医科学家之一。王教授获得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优异奖(MERIT AWARD),南加州中华科工会杰出成就奖 (2012年), 国际牙科研究会青年研究者奖(1999年)、和国际牙科研究会杰出科学家奖(2009年)等在内的众多奖项。
王存玉受聘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长江讲座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客坐或荣誉教授。 他对国内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十分关心和支持。多次应邀回国、回母校讲学, 为母校培养人才,并直接进行指导工作,积极与国内同行开展合作研究,有多篇合作论文在囯际重要期刊发表。他曾是美国国立牙科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国内多个重点实验室的科学顾问。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100周年庆典委员会
策划制作维护:北京大学医学部100周年庆典工作办公室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两办
邮编: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