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呦呦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屠呦呦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